第01版:頭版 | ![]() |
下一版 | ![]() |
![]() |
![]() |
工信部等十四部門聯合印發意見
|
![]() |
潮頭登高再擊槳
|
![]() |
種糧大戶念活“軟麥”經
|
![]() |
大學生農民“慧”種地
|
![]() |
把握小麥最佳收獲期
|
![]() |
攝影報道
|
![]() |
民事立案“最好不用跑,最多跑一次”
|
![]() |
我省計劃指標200人
|
![]() |
全國農民廣場舞大PK
|
![]() |
監督保障“周交辦、月講評”落實落細
|
工信部等十四部門聯合印發意見 | |
潮頭登高再擊槳 | |
種糧大戶念活“軟麥”經 | |
大學生農民“慧”種地 | |
把握小麥最佳收獲期 | |
攝影報道 | |
民事立案“最好不用跑,最多跑一次” | |
我省計劃指標200人 | |
全國農民廣場舞大PK | |
監督保障“周交辦、月講評”落實落細 |
□于濤 李夢露 曹相飛
喬鑫一天收了70萬斤小麥。
5月25日,從早上五點半到晚上九點,100多輛裝滿小麥的拖拉機前腳碾著后腳,不停歇地開進唐河縣振群家庭農場收糧點。
最忙的時候,這個不大的小院里一共擠了六輛大小、型號不一的拖拉機,收糧點負責人喬鑫就奔走在它們中間,一會爬上車看糧,一會給車輛稱重……
“您這一車4028公斤,扣除車重1962公斤,一共是2066公斤?!?/P>
“這一車糧食比較干,直接卸到糧倉西邊?!?/P>
十年磨煉,曾經的農村“小白”面對這種情況,早已駕輕就熟。
“我們的地從種到管到收,一直都是跟喬鑫打交道,我們信她?!鼻皝碣u糧的農戶對這個31歲的小姑娘贊不絕口。
2014年,喬鑫從河南農業大學畢業后,沒在外面找工作直接回了村。
“我知道父母種地不容易,眼看家里土地流轉規模越來越大,就回家來幫忙了?!眴迢握f。
一開始,喬鑫壓力很大:“我爸種地要求特別嚴格,地邊不能長雜草,麥地里絕不能有雜麥,種植方法要用最先進的,開始時我常常犯錯?!?/P>
邊干,邊學。不僅在實踐中學,喬鑫也抓住一切學習培訓的機會。
2017年,喬鑫回母校參加高素質農民培訓。培訓班一共六七十個人,連她在內只有兩個年輕人。
“班里同學看我那么年輕,以為我是去走個過場,其實我是帶著一籮筐問題去的,難得有請教專家的機會,學得特別認真?!眴迢握f,“我還成了我們縣第一代無人機女飛手?!?/P>
如今,喬鑫不僅參與自家小麥的種植管理,也負責給家里農場托管的700多家農戶做技術指導。每年11月,冬小麥種下以后,喬鑫就帶上新積攢的問題到高素質農民培訓班,與農大教授交流種田遇到的實際困難,最后把解決方案帶給當地的農戶。
她也成為專家和農戶間的一座科技“橋梁”。
喬鑫自己還流轉了160多畝地,用自己學的技術親自實踐,一年收入近20萬元。
喬鑫時不時會瀏覽一下自己的朋友圈,“回村創業”成為一個逐漸熱起來的詞。
十年過去,喬鑫覺得自己回村的路子是對的。